传统焕新,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时间:2025-06-04 12:27:01来源:农民日报
5月29日,在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主题对话现场,道明竹编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杨隆梅拿出一片薄如蝉翼的竹篾,“大家看到了吗?这是我们团队在竹编工艺的技术突破,成功将竹篾剖至28层。”这意味着竹篾可以编织出更加细腻、精致的图案和造型,极大地拓展了竹编艺术的表现空间。

活动现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专家学者、各省(区、市)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代表及行业协会从业者等共聚一堂,围绕非遗的活态传承与创新表达、当非遗遇上青年、非遗与旅游如何融合发展等话题展开探讨,为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的多元实践提供思路与方法。

非遗新青年:让村民不再挣辛苦钱

“90后”的杨隆梅出生在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镇竹艺村的竹编世家,被当地人们称作是“大火烧回来的新掌门人”。

年少时期,她也有过“看世界”的愿望,后来因家中竹编厂意外发生火灾,于是便留在乡村,带领团队开发出1300种定制竹产品,获得70余项版权专利,带动3000余名当地群众实现居家灵活就业。如她所言,“过去,村里手艺人挣的是辛苦钱,如今,传统手艺已跻身高端市场。要让传统竹编融入时尚元素、现代美学,把跨界创新的思维用于产品的重新设计与开发。让手艺变为艺术,让艺术回归生活”。她用实际行动,让道明竹编在现代生活中找到了新的落点。

青年群体正成为非遗传承与传播的重要力量。中国传媒大学非遗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杨红指出,一方面,“互联网已成为青年了解非遗的重要窗口,81%的青年通过视频直播、图文创作等方式主动参与非遗传播。”另一方面,“文化产品需要以创新的眼光再创造、再设计。在设计过程中,青年群体的文化传承基因被唤醒。比如一些非遗新青年,他们以现代设计去演绎传统技艺,给非遗增添了潮玩的时代色彩。”

北京字节跳动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杨洁以数据印证这一趋势:“过去一年,抖音非遗相关短视频播放量达7499亿,‘95后’‘00后’成为内容生产主力。”其中,传统文化传播者“南翔不爱吃饭”(史海峰)便是例子,从数据分析师转型非遗传播者,他让藏在大山深处的炭花舞惊艳全网,“最让我自豪的不仅仅是流量,而是能够用这股流量去传播非遗。”史海峰说。

创造性表达:用好非遗传播的现代工具

“非遗的传承并不是对标准的瞻仰,而是要想办法把传统文化融入到当下生活场景中。”上海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策划总监殷子君说。

数字非遗数控走廊、沉浸式光影秀场、VR空间……在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荻港古镇,除了有小桥流水、白墙黛瓦的水乡风貌,更有汇集了全国各地相关非遗代表性项目的非遗里的中国陈列馆。风语筑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设计场馆过程中,“在内容维度上,做到见人见物见生活,在体验上要用数字化手段,让非遗更加可感可知可体验,形成沉浸式的体验闭环。”殷子君介绍。

科技让非遗有热度,非遗让科技有温度。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非遗传播的重要工具。

“杨柳青不能永远是一个胖娃娃抱只大鲤鱼,而是要成为年轻人喜欢的新的杨柳青。”天津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邱志杰介绍,“学校成立人工智能艺术学院,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跨学科思维,学生把杨柳青做成表情包,开发为互动游戏,把泥人张变成各种AI版本的泥人张,年轻人一下就喜欢了。”

“互联网成为人们了解非遗的重要窗口。与此同时,大量的网络数字产品,比如游戏,让人们对非遗的认知,从被动地去了解,变成一种主动地探索。”杨红提出。

“非遗+旅游”:让二者双向赋能

“非遗通常以文化嵌入的模式呈现,呈现出与旅游业混搭的风格。非遗侧重在‘我有什么’,但是旅游是要侧重‘游客要什么’”。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俊华指出。

如何让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中国旅游协会秘书长葛磊提到,“非遗要结合旅游场景用起来。”以自贡灯会为例,“通过发展‘灯会景区化’和‘景区灯会化’,既发展起各种业态留住游客,又设计出不同的主题灯会,去渲染节日的氛围,赋予景区更多情绪价值。”再比如松赞酒店将非遗“请”进酒店,“会带着客人去到当地的黑陶传承人家里体验黑陶制作,去当地的藏香世家去制作藏香,这都是最经典的藏文化元素,但却恰恰是最高级的旅游体验。”

中国旅游协会民宿客栈与精品酒店分会副会长穆晓雪则提出,“民宿和非遗有着相同的基因,都是以人为本、以文为魂,有着天然的亲近感。非遗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而民宿传递的是以民宿主理人为核心,以文化为灵魂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恰好为传统文化生活化提供了展示场景。”

从青年力量激活非遗,到数字化技术赋能传统技艺,再到“非遗+旅游”的场景重构,论坛嘉宾共同勾勒出非遗如何更好融入现代生活的清晰脉络。正如与会者的共识:要在扎实做好非遗系统性保护的基础上,坚持古为今用、关照现实,着力推动非遗的当代表达与时尚传播。让非遗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融入现代生活,成为美好生活的滋养与中华文明的新美学。

标签:

最新
  • 传统焕新,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5月29日,在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主

  • 别认错:“国宝”绿孔雀跟蓝孔雀区别大

    世界上的鸡形目雉科孔雀属的动物只有两种:蓝孔雀和绿孔雀。你可能

  • 细价股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细价股?

    细价股是指股价较低的股票。在香港市场,一般将股价低于 1 港元的

  • 新疆电源总装机突破2亿千瓦 新能源占比超55%

    5月12日,记者从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获悉,新疆电源装机达到2 01亿

  • 一揽子金融政策如何稳市场稳预期?专家解读

    5月7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

  • 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开幕

    2025年是数字福建建设25周年,也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10周年。本届峰

  • 商务部:3月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环比略有下降

     据商务部市场运行监测系统显示,3月份全国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环

  • 中国铁路试点高铁宠物托运服务

    据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铁快运)8日消息,中国铁路部门当日起

  • 浙江每百元GDP所需物流成本十年降低2.2元

    据浙江省政府新闻办4月2日召开的发布会消息,该省每创造100元GDP所

  • 重庆合川太和6千余亩桃花盛开 游客登桃花山踏春赏花

    3月15日,太久不见·和你相约2025重庆合川春季旅游暨太和桃花观赏活

  • 中消协:超六成消费者认为消费环境越来越好

    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网站消息,3月14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对外发布2025年

  • 民生主题记者会丨民政部:重点抓好困难群众、儿童、残疾人服务等工作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9日下午举行记者会,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

  • 近千家中国企业落户迪拜多种商品交易中心

    中新社北京2月27日电 (记者 王恩博)随着中国企业加速国际化进程,

  • 核医学专家最新研究:阿尔法核素治疗肿瘤可实现“隔山打牛”

    中新网上海2月5日电(记者 陈静)记者5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的最新研

  • 山西晋中赴沪邀客过大年:闹社火、逛古城、观花灯

    2025山西晋中(上海)两节文旅推介活动20日在上海举行。活动以怡然见

  • 西藏全域上线运行“医保钱包” 实现近亲属间个人账户跨省共济

    中新网拉萨1月18日电(贡确)由西藏自治区医疗保障局主办,中国农业银

  • 旅游
    • 全球快看点丨探访云南德昂族古老酸茶制作技艺

    • 专访恒洁集团阮伟华:家居品牌如何制胜市场?|今日要闻

    • 幻境网盾安卓版(幻境网盾3 5)

    • 山东 | 山东:搭建通向“第二赛场”的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