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耗资160亿却寸轨未铺?美国首条高铁深陷“烂尾”困局
时间:2025-07-03 15:32:26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年6月初,美国交通部发布报告称,正在缓慢建设中的加利福尼亚州高铁,存在工期延误、管理不善等各种问题,并威胁会取消额外拨款,让这条高铁面临“烂尾”的风险,也让这条已“修了近二十年、只修了一小段”的铁路再次成为美国国家基础设施辩论的焦点。

加州高铁,是美国规划的首条高铁,也是迄今美国最具雄心的绿色交通工程。自2008年加州选民通过“高速铁路法案”后,该项目便被确定为连接旧金山与洛杉矶——这两座城市分别位于狭长的加利福尼亚州南北两端,直线距离约600公里,大致相当于中国北京到郑州的距离。而在中国,这两地之间早已实现高铁3小时内直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而加州高铁项目,被设计为全长超过800公里,时速超过320公里的“美式子弹列车”。其承诺不仅是速度,更在于推动转型——助力加州摆脱以汽车和短途航班为主导的碳密集型出行模式,成为清洁能源交通领域的先锋。然而,现实却远没有理想那样高速前进。

17年花了160亿美元

竟连1条轨道都没铺

央视记者 刘旭:美国交通部今年6月初的一份报告显示,加州高铁项目存在工期延误、管理不善等一系列问题,“从2008年法案通过,到现在17年花了160亿美元却连一条轨道都还没铺”。报告还要求加州高铁管理局在7月11日之前做出回应,否则将取消约40亿美元的额外拨款。

央视记者 刘旭:这是加州高铁建设的实时地图。图中蓝色线路代表一期工程,该工程原计划连接旧金山与洛杉矶,然而实际路线改道至“中央谷地”建设,也就是我现在所处的位置,加州城市贝克斯菲尔德北部。我身后是一处于今年5月刚刚完工的高铁立体交叉项目,此项目也是距离洛杉矶最近的完工项目地点,直线距离达180公里。通过查看这张互动地图并进行统计,目前已有51处项目完工,在地图上以绿色标记;另有36处项目处于在建状态,以橙色标记。这些项目涵盖铺设铁路轨道所需的高架桥、地下通道以及立体交叉等设施,均为铁路建设的基础工程。由于现阶段仅完成了这些节点性的建筑设施,尚未实现整段工程的完工,因此目前尚未铺设任何一段轨道。

央视记者 刘旭:从地形条件来看,加州中部山谷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是重要的农业种植区域,分布着大片相连的农场。高铁项目选址在此建设,原本施工难度不大,但实际直到2015年才正式开工。项目进展缓慢受多重因素影响,包括农场征地困难、需应对环境诉讼以及建设经验欠缺等。

加州大学教授:未做好准备 建设匆忙启动

针对这些问题,央视记者采访了一直关注加州高铁建设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环境学教授。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法学院气候项目主任 伊桑·埃尔金德:在加州尝试建造高铁之前,北美从未建造过高铁,因此当时缺乏足够的内部专业知识,高铁项目建设也是匆忙启动。部分原因是最初分配给该系统的联邦资金必须快速使用,而且资金用在“中央谷地”,而那里并不是高铁建设最合适地点,因此加州领导人被迫在尚未准备好的情况下就启动项目,而且是在不合理的地点启动。另一方面加州的政府体制非常分散,很难建设我们所谓的线性基础设施。这种基础设施跨越多个司法管辖区,多个县郡和城市,需要联邦和州的许可。加州高铁管理局要应对如此多的障碍,所以这实际上是加州政府治理结构失调的表现。

通车时间遥遥无期

预计不会早于2030年

目前,加州高铁的最新建设进度如何呢?“美国高铁梦”又能否照进现实?

央视记者 刘旭:加州高铁项目历经诸多挑战与问题,如预算增加、规划方案调整、工程进度延迟等。截至目前,实际建设集中在缩减后的中部“中央谷地”段,全长约200公里,线路从马德拉延伸至贝克斯菲尔德。该段自2015年开工以来,遭遇了合同反复更换、土地征收受阻以及成本大幅上涨等困境。根据加州高铁局最新公布的进展,主要桥梁和轨下基础设施已接近完工,但轨道铺设和信号系统尚未全面启动,预计通车时间不会早于2030年。这意味着,至少在未来5年内,加州高铁仍难以投入使用。

央视记者 刘旭:至今,加州高铁仍未开通任何一条可供运营的线路。原本规划中连接旧金山和洛杉矶的高速铁路项目,通车时间已从最初设定的2020年,推迟到了“2033年或更晚”;同时,全线预算也大幅攀升,从最初估算的330亿美元暴涨至近1280亿美元。项目负责人曾在州议会上表示,“我们不是失败,只是慢得像在逆风中推钢铁火车。”

三分之一资金来自联邦 特朗普威胁撤资

央视记者 刘旭:如果联邦政府撤资,是否会让加州高铁“烂尾”。目前,加州高铁获得的资金中,约三分之一来自联邦政府,主要通过“基础设施投资与就业法案”和“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来支持。拜登政府在2023–2024年间曾追加逾30亿美元资金,用于支持中部段建设。但特朗普政府最新表态,又威胁将会对加州高铁项目撤资。这无疑让项目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如果联邦撤资成真,不仅“中央谷地”段恐将“烂尾”,后续洛杉矶—阿纳海姆与旧金山湾区段的推进也将彻底停滞。项目发言人在回应媒体时表示,“我们已经习惯在政治逆风中修建这条铁路。”

央视记者 刘旭:美国《新闻周刊》近日的报道分析了美国高铁项目进展缓慢的原因,文章称,基础设施工程成本高昂、回报周期漫长,高铁的特性决定了它需要沿线各州众多利益相关方的支持,而在美国,这种共识却始终难以达成。更棘手的是联邦政府的摇摆态度。

或沉重打击全美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信心

在环保方面。据报道,加州高铁若成功建成,每年将可减少15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减少30万辆汽车上路。然而这项被誉为美国绿色转型“象征性项目”之一的加州高铁却面临着转型争议。

央视记者 刘旭:有环境专家表示,“高速铁路并不是短期财政收益项目,而是气候责任投资的代表。如果因为政治压力而放弃,那将对全美绿色基础设施信心造成重大打击。”然而,环保主义者的坚持难以抵挡现实挑战。地方征地迟滞、承包商更换频繁、州政府财政吃紧,以及公众对“建了一半的铁路能否通车”的疑问,都让支持者步步为营。一项2025年初的民调显示,超过53%的加州选民“对高铁项目失去信心”,只有28%的人认为“它最终能完成并投入使用”。

央视记者 刘旭:倘若“中央谷地”段最终无法贯通并形成可运营的线路,那么此前投入的数十亿美元资金很可能付诸东流,甚至会沦为土地资源、公共信任以及气候承诺的“三重浪费”。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前项目顾问坦言,“最令人担忧的并非钱打了水漂,而是整个国家此后可能再无人敢提及高铁建设。”而对于民众来说,20年来,听到的总是“即将通车”“已经开工”的消息,却始终未能真正坐上这趟“美国高铁”。这种期望与现实的落差,带来的不只是出行上的不便,更引发了民众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质疑。

标签:

最新
  • 17年耗资160亿却寸轨未铺?美国首条高铁深陷“烂尾”困局

    今年6月初,美国交通部发布报告称,正在缓慢建设中的加利福尼亚州高

  • 实时焦点: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继续回升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0日发布数据显示

  • 央行精准调控 年中时点流动性料合理充裕

    6月3日,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由5月底的净投放转为净回笼。根据人民

  • 沃野劲吹科技风

     春光无限好,耕作正当时。当前西南小麦处于孕穗至抽穗期,长

  • 亚洲国家应发出维护自由贸易强音——访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理事兼事务局局长泉川友树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将于3月25日至28日在海南博鳌举行,主题为在

  • 中国建设银行董事长张金良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3月23日上午在北京开幕,中国建设银行董

  • 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具备双工位发射能力

    3月12日0时38分,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一号发射工位首次发射取得圆满

  • 大型话剧《三家巷》在惠州演出

    中新网惠州3月2日电 (记者 程景伟)大型话剧《三家巷》2月28日至3

  • 稳外资行动方案为何此时推出?释放哪些信号?专家解读

    稳外资行动方案为何此时推出?释放哪些信号?多位专家解读→近

  • 新华财经|“两新”政策效果显著 2024年我国电力消费稳中有升

    新华社北京1月30日电(记者余蕊)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近日发布的数据

  • 邓州百灵鸟琴行音乐校区挂牌成立

    走艺考捷径,轻松上名校。12月28日,南阳市博越高考音乐校区邓州百灵鸟

  • 广西梧州:西江冬季航运忙

    12月1日,西江航运干线广西梧州市区段,江面上装运各类货物的船舶正

  • 各地大力推动以旧换新 惠民生促消费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各地大力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积极出台实施

  •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百项“计量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优秀案例和典型案例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百项计量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优秀案例和典型

  • 合肥高新公安迅速破获一起工地盗窃案

    合肥市公安局高新分局近日成功破获一起盗窃在建小区地暖集分水器的

  • 驻马店市驿城区沙河店镇:秋收秋种不误时 抢收抢种绘“丰”景

    时令催农忙,秋播正当时。近日,驻马店市驿城区沙河店镇全域迎来了零星

  • 旅游
    • 最资讯丨西峡法院:庭所共建+云端授课 多层次开展人民调解员培训

    • ​信阳市农信系统:多策并举打造服务地方经济金融样板_世界百事通

    • 全球快看点丨探访云南德昂族古老酸茶制作技艺

    • 专访恒洁集团阮伟华:家居品牌如何制胜市场?|今日要闻